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教融合 >> 正文

钦州引航站助力共建“江海联运”新形态教材

发布日期:2024-11-22    作者:谭婧昀     来源:     点击:

 (航海工程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高计划”建设要求,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学院紧密围绕航海技术专业航海类核心课程的教学需求,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抓手,与北部湾港钦州引航站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进新形态教材的开发与建设。此次合作以航海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库建设为基础,开发航海技术专业虚实结合的立体化核心专业课程和教材,旨在将船员航行真实工作场景融入教材内容,积极探索新形态教材建设路径,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一、对标新双高要求,创新教材建设模式

 在航海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材开发中,学院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场景相结合,通过引入真实案例、任务驱动和情境模拟等方式,增强教材的实用性和互动性。例如,在《船舶操纵与避碰》《航海管理航海英语等核心课程教材建设中,教材内容不仅涵盖基础理论知识,还融入了北部湾港钦州引航站的实际工作案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直观感受职业场景,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校企合作共建,强化虚实结合教学情境

 为突出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学院与北部湾港钦州引航站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双方共同组建教材编写团队,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材设计与内容审定,确保教材内容与行业需求无缝对接。同时,学院还依托引航站的真实工作场景和船舶操纵模拟器等虚拟仿真平台,开发了一系列情境化教学资源,如虚拟仿真实验、实操训练模块等,使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任务,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三、提升专业内涵,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通过与北部湾港钦州引航站的合作,学院不仅提升了航海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还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北部湾港作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出海通道,对高素质航海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学院通过新形态教材建设和校企合作,培养了一批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过硬实践技能的航海人才,为平陆运河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院将以此次新形态教材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航海技术专业高质量发展,为培养更多高素质航海人才、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贡献力量。

北部湾港钦州引航站引航员与航海技术专业教师团队沟通船舶操纵相关技术规范

航海技术专业教师团队与北部湾港钦州引航站引航员利用船员工作环境共建新形态教材资源